Service government
服务政务
学会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中国抗癌协会于1984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执委会(后改为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就确定了“面向病人,服务社会”的宗旨,成立6个指导组中就有社会服务组,其职责是尽快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中心,解决肿瘤病人咨询工作,建立家庭病床,筹建康复项目。第二年10月召开的一届二次理事会上明确,各地可举办抗癌咨询门诊与晚期患者的家庭病房,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筹建康复医院。部分省市抗癌分会开始探索兴办专科医院、旅馆病房和康复机构,许多分会开展肿瘤普查、咨询服务活动,安徽蚌埠等地开办了以收治晚期患者为主的医疗机构。
1989年1月召开的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筹备成立科技咨询服务部,指导为肿瘤病人咨询服务工作,强调加强对肿瘤普查的领导和管理,配备技术力量,完备技术手段,跟踪普查效果,妥善安排疑似病例诊疗,杜绝追求“经济效益”做法。1990年8月,在科技咨询服务部(后改为癌症康复工作委员会)指导下,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是癌症患者的组织。
承担“中国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
01/
第五届理事会期间,2005年5月,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协会承担了“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召开了工程授牌启动大会,制定了乳腺癌普查实施方案、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在全国20个省市40个普查定点医院开展了试点工作,完成3万多适龄妇女(35-70岁)的普查任务,早期发现率达到34%。
自第六届理事会起,协会开始承接政府职能转移。2008—2009年,协会受卫生部委托,启动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乳腺癌检查项目”,中央财政每年转移支付1938万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设立53个筛查点,共筛查91万人,确诊乳腺癌466人。2010—2011年,继续实施“全国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国设立200个项目点,筛查妇女146万人,确诊病例636人。协会作为项目的技术支持单位,制定技术方案,举办技术培训,开展现场督导,进行数据录入,并以早诊率、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为观察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以及独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为项目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专门来信致谢。
组织部分地区乳癌筛查项目复查
01/
2013年,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的筛查成果,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妇女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筛查模式,协会开展了“中国女性乳腺癌优化筛查方案的多中心队列研究”,成立了以郝希山院士为首的专题组,对2008—2011年在北京、天津、沈阳、南昌、山东肥城曾参加过筛查的35000名筛查对象,采用当年相同的方法,再次进行了临床乳腺检查、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摄影检查。乳癌筛查项目复查一方面早诊早治,给当地妇女群众带来了福音;一方面综合两次数据,比较三种方法的筛查效果,评价各筛查方法的准确性和效果成本比,从提高准确率、降低筛查成本、为民谋利诸方面,确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乳腺癌筛查方案,对各地开展的乳腺癌筛查起到了指导作用,促进了协会进一步为社会服务。
承接民政部贫困地区癌症救助项目
01/
2013-2015年,协会开展了“中国抗癌协会贫困地区癌症救助试点项目”。这是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之一。三年来,协会组织由理事长郝希山院士、副理事长詹启敏院士带领的团队,赴江西赣州、瑞金、靖安、遂川、南昌以及贵州毕节大方县等地区,依托地方医疗机构,对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免费筛查,共完成两癌筛查12000例。其中,对筛查的可疑阳性者免费进行钼靶影像检查或阴道镜及病理检查;对部分疑难病例,由知名专家会诊确诊;对确诊患者,指导规范化治疗或实施手术治疗,并对贫困癌症患者发放治疗救助金。项目累计资助70余位贫困患者,发放救助金40余万元。此外,通过医师讲座、病例会诊、带教查房,典型案例解读等开展当地医师诊疗培训,累计培训1400余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并由协会负责,帮助瑞金市妇幼保健院和大方县人民医院建设肿瘤专科,资助当地30余位骨干专业技术人员赴国家级专科医院进修培训,涉及肿瘤内科、外科、病理、影像、B超等多学科,进修培训时间6个月到一年不等。
该项目配合了“罗霄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收到了来自瑞金、兴国等地方机构感谢信,CCTV等70多家媒体做了报道。2013年,中国科协冯长根副主席、党组成员沈爱民等领导亲赴贵州考察此项目给予肯定。2014年,在民政部项目总结会议上,协会进行了经验介绍。
承担国家和地方的
科技支撑项目
科技支撑项目

多年来,协会所属团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胃癌、淋巴瘤、肿瘤病理、肿瘤心理等专业委员会受国家卫计委委托,制定了一批诊疗标准和规范;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承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基于城市社区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比较和评价研究”,实施了“大肠癌早诊早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肿瘤病理专委会参与卫生部HER2检测培训国际合作计划;山东省抗癌协会承担了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非血管性空腔脏器下载闭塞的介入治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抗癌协会参与卫生部“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在食管癌多发区伊犁州新源县开展了食管癌普查。
一批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承接地方科技支撑项目。如上海市抗癌协会承接了市科委3项胰腺癌研究攻关课题;浙江、江苏、陕西、青海、新疆等抗癌协会受地方政府委托,开展“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病房”创建、验收和评审;山东、福建、河北、湖北、广西、甘肃、云南等抗癌协会承担上消化道癌、大肠癌、妇女两癌等筛查项目。其中山东省临床筛查和随访达60118人,河北省筛查25056人,发现病例524人。各地康复组织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上千万元。
承担横向
科研合作课题
科研合作课题

协会科技服务部和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头颈肿瘤、儿童肿瘤、神经肿瘤、肿瘤放疗、肿瘤内镜、肿瘤影像等专业委员会,多年来与医药企业合作,开展了一批肿瘤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其中科技服务部2012—2014三年实施35项实验项目,合同金额4580万元;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与拜耳(中国)公司合作,开展了索拉菲尼治疗晚期甲状腺癌三期临床试验;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临床调研协作组,开展了7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胃癌专委会参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全国多中心研究;上海市抗癌协会与成都华神集团成立了“上海利卡叮临床试验发展研究中心”,开发肿瘤新药;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积极为
政府建言献策
政府建言献策

1989年12月20日—24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十个涉医学会在北京共同承办了“全国肿瘤防治学术研讨会”,提出了《关于加强肿瘤防治研究工作的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作为制定肿瘤防治规划的依据。各专业委员会、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积极建言献策。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在广西南宁召开第三届全国肿瘤药物和化疗学术会议,通过了《抗癌药物筛选规程、临床前疗效和毒性研究规程》,被原卫生部药审办批准实施。
2012年,协会运用学术交流成果提出了“应加强恶性肿瘤防治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和专业医师资质认证工作”的建议,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呈报的“将癌症姑息治疗基本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社保基本药物目录”的建议报告,被有关部门部分采纳。河南、广西、湖北等省抗癌协会提出的肿瘤防控建议、咨询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承担肿瘤质量控制任务等。
2012年,协会运用学术交流成果提出了“应加强恶性肿瘤防治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和专业医师资质认证工作”的建议,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呈报的“将癌症姑息治疗基本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社保基本药物目录”的建议报告,被有关部门部分采纳。河南、广西、湖北等省抗癌协会提出的肿瘤防控建议、咨询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承担肿瘤质量控制任务等。
2013—2014年,协会组成以副理事长詹启敏院士牵头的课题组,开展“中国癌症防控策略”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肿瘤资料、向肿瘤防治机构调研、组织专题研讨,分析了世界与我国癌症流行趋势及防治现状,提出了我国癌症防控的指导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组织管理。2015年,协会邀请肿瘤界多位知名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提出了《关于在2030年实现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双下降的建议》,包括实现目标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和指导方针、防控重点、应采取的措施等。2016年协会又补充了相关材料,上报中国科协。同期间,肿瘤标志专委会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建议书、“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战略规划建议书、“十三五”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抗体工程项目建议书;广西、湖北抗癌协会提出了本省防控肿瘤的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承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