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introduced
Award introduced
中国抗癌协会
科技奖介绍
科技奖介绍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更好地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国务院科技奖励制度 1999 年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以国家奖 为主体、省部级科技奖励与社会力量设奖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本着“大力扶持、积极引导、规范管理、有序运作”的原则,国家科技部 2006 年出台了《社 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同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了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从而给社会力量设奖创造了前 所未有的机遇。中国抗癌协会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开展申办工作。2006 年 11 月 1 日,经国家奖励办批准,正式设立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登记证 书编号:国科奖社证字第 0156 号。自此,科技奖励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以下简称科技奖)是全国肿瘤医学领域唯一的社会力量设奖,授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肿瘤防治医学等方面做出突出贡 献的我国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其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获奖项目择优推荐国家科技奖。
科技奖启动
科技奖于第六届理事会期间启动。2009年4月6日,经六届六次理事长办公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领导小组和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参照国家科技奖,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评审工作规范化和科技奖励的先进性、公正性。
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章程》和《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明确了科技奖的依据、宗旨、方针、推荐范围等。制定《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创新程度、总体技术指标的先进程度、技术成果转化程度、获得社会或经济效益情况、推动科技进步作用,设置相应的权重和分值。建立三级评审制度,包括:专业评审组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科技奖励领导小组审定。
建立了推荐单位和评审专家库。推荐单位包括: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抗癌协会、医学会;省部级所属肿瘤医疗、研究机构及相关高等院校等;人民解放军所属医疗单位等,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158个推荐单位。确定了评审专家库,遴选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科学职业道德,并在本领域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的700余名专家;
建立了科技奖网站专栏。及时发布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动态,有利于全国肿瘤医学单位和科技人员了解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动态。
建立推荐与评审系统。用技术手段将评审操作流程嵌入计算机系统,极大提高了奖励评审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有效实现了对奖励工作全流程的监管。
建立了科技奖励管理机构、人员。设立科技奖励领导小组,由协会领导和赞助单位领导组成;设立了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进行科技奖项目受理、异议处理等日常工作。
建立了稳定的资金支持。经与大连华立金港药业有限公司的友好协商,双方确定从2009年至2018年,由该公司独家赞助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资金。2009年8月6日,在大连市举行了赞助资金签字仪式。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了科技奖励的正常运转。
科技奖评审颁奖
科技奖已进行了11届评审,每届评审发出推荐通知后,科技奖励办公室受理推荐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和补正,补正合格的提交评审程序:
专业组评审:评审分为肿瘤基础研究、肿瘤临床内科、肿瘤临床外科三个专业评审组进行,全体评审委员根据《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对推荐项目进行认真地审阅、评议的基础上,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打分投票,初评入围项目在协会网站上进行公告,向社会各界征求异议。
评委会评审:每届评委会评审会议采取现场听取汇报答辩、审阅推荐书材料的方式,以投票表决方式评出获奖项目。
领导小组审定:评出的获奖项目经提交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和理事长办公会批准,并在中国抗癌协会网站、《中国抗癌协会通讯》上公布。

每届科技奖颁奖仪式在中国抗癌协会的品牌学术会议——中国肿瘤学术大会(CCO),自2023年更名为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开幕式上举行,中国科协、国家奖励办等上级领导多次参加颁奖仪式并做重要指示。近几届参加开幕式的全国肿瘤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医务工作人员、获奖代表及有关人员每次超过30000人。颁奖大会受到了广大技术人员的高度关注,增强了科技奖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调动了肿瘤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技奖宣传
每届科技奖启动后,协会都召开推荐工作座谈会,对科技奖进行介绍,对撰写推荐书、推荐材料等提出要求;在协会的常务理事会、理事会、新任主任委员培训会以及各类学术会议上对科技奖工作进行宣传和介绍。在颁奖仪式之后组织科技奖励专题展、主题会场和媒体专访。印制《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公报》,在《中国科技奖励》《健康报》《科技日报》《中国抗癌协会通讯》等刊登信息;在国家奖励办、中国科协、中国抗癌协会等网站上刊登科技奖的进展及获奖项目。尤其是2020年度以来,与专业医学媒体合作,在CCHⅢO大会现场设置采访间,对获奖专家进行专访,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奖的影响力。
科技奖不断发展
科技奖运行中不断适应新情况,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不断增加推荐单位。为了拓宽推荐渠道,吸收更多更好的项目申报科技奖,协会每年都对推荐单位进行调整,增加新建的专业委员会和新增的团体会员单位,直至2024年达到471个。推荐单位现已涵盖了各专业委员会、省市抗癌协会、省市(院校)肿瘤院所、综合医院肿瘤中心、肿瘤领域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医学相关高等院校。
扩充评审专家库。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评审专家群体,对于增强评审的先进性、客观公正性至关重要。2015年、2022年协会两次增加科技奖评审专家,补充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知名度和权威性、熟悉本领域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对医学科技奖励评价工作有一定经验,具有较强判断能力、科技政策把握能力和良好学风的专家,注重选拔具有“长江学者”、“杰青”等称号的优秀中青年专家作为评审专家。补充后的专家库成员达到700余名,保证了科技奖励评审项目的先进性和公正性。
制定特定地区倾斜政策。根据近几届科技奖评审情况,为了鼓励和扶持某些地区科技创新,参照国家相关政策,中国抗癌协会七届九次理事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从2015年度开始,对11个特定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海南省、贵州省、江西省、云南省、甘肃省、山西省)的肿瘤研究机构,共增加奖励名额2-3项,其他推荐、申报、受理程序与当届科技奖相同。2015年度和2017年度各评选出3项。
积极促进获奖项目的推广应用。多次在中国肿瘤学大会上举办科技奖励主题会场:2016年首次在武汉举办科技奖推广会,2020年在广州举办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人才奖成果报告会,2022年在杭州、2023年在天津举办科技奖主题会场,每次会议邀请了多位科技奖一等奖获得者,认真总结了肿瘤医学重大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增进了交流,对推动获奖项目技术推广和应用,激励广大肿瘤医学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调整了评审政策。取消三等奖,从2019年度开始取消了三等奖,申报一等奖的项目不在降格参评二等奖;调整了评审周期:从2019年度开始由两年一次评审改为一年一次;增设了科普奖:2021年增设科普奖,评审范围为肿瘤防治科普图书和科普影视作品,已评审出获奖项目6项,2024年将科普奖并入二等奖。
完善评审系统。科技奖从设立就通过系统进行项目的受理和评审,伴随着科技奖评审工作的改进,系统也进行了提升,包括从2020年度初评开始系统网络评审,不断提升评审效率。 调整了赞助单位。科技奖2009-2019年度由大连华立金港药业有限公司独家赞助,2020年度起由石药集团有限公司独家赞助,连续赞助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