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CACA > 理事会
第一届理事会
· 1984.4-1988.5 ·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理事长
吴桓兴教授

​第一届理事会在艰难中起步。当时全国性学会大都因袭计划经济的模式挂靠在中央部委和国家级院所, 有的办事机构人财物有稳定的渠道,有的具有政府转移的行政职能。涉医的全国学会几乎全部挂靠在国家卫生 部,像中国抗癌协会挂靠在地方医院的“草根”学会确实是凤毛麟角。

理事长
  • 吴桓兴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理事长
副理事长
  • 李光恒
  • 叶馥荪
  • 张明和
  • 张友会
  • 张天泽
  • 徐良中
秘书长
  • 金家瑞
  • 张天泽
  • 李树玲

​1984 年 7 月,在天津市和平区大沽路 87 号原人民医院一个二层小楼里,协会办公室正式成立,与尚未撤销的天津市癌症防治研究办公室(1986 年又恢复)同 在一个屋里合署办公。两个机构两名工作人员王文礼和李学荣,王文礼同志为负责人。虽然医院对协会工作十分支持,但院会分开,单独核算,协会的资金主要靠自筹,捉襟见肘。至今可以在当年的记录本上看到 1985 年各单位包括个人向协会的捐助款。

01 发展组织


1984 年 9 月 27 日,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分会成立,协会推广该会经验。一年多内,吉林省、北京市、广东省、河北省、湖北省、四川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纷纷响应,成立分会。至1988 年 5 月,全国已有 21 个省市自治区、14 个地市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分会,会员达 5000 余人。与此同时建立专业研究委员会。1985 年 4 月,在天津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同意在原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管理的 13个专题协作组(鼻咽癌、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造血系统肿瘤、抗癌药物、肿瘤传统、肿瘤基础、肿瘤流行病学)基础上,成立本会相应的专业研究委员会。此后又成立了临床细胞学、头颈肿瘤等专业研究委员会。至 1988 年 5 月,专业研究委员会共 15 个。

02 兴办期刊

1985 年元月,首先在武汉创立《中国抗癌报》,为中国抗癌协会机关报,全国公开发行,定价 0.04 元,由湖北省肿瘤医院承办。接着,协会与天津市肿瘤医院协商,将该院 1963 年创刊的《中国肿瘤临床》学术刊物转为本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承办。此后又将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肿瘤医院创办的《肿瘤防治研究》刊物、上海市肿瘤医院创办的《淋巴瘤学刊》《临床细胞学刊》相继转为与本会联合主办。1985 年开始评选优秀论文,联合中华医学会设立亿利达中青年优秀科研奖,奖励肿瘤刊物中的优秀论文。同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颁奖大会,头等奖 2 人,二等奖2 人,三等奖 18 人。1986 年 4 月在杭州召开的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优秀论文亿利达奖评选条例》。

03 组织学术交流


成立临床学术交流团,到中小城市、边远城市进行巡回学术讲座;举办新技术学习班,推广新的、简便的、有效的群众性肿瘤防治技术;胃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淋巴瘤、肿瘤化疗、抗癌药物、临床细胞学等专业委员会先后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积极组织小型学术交流。1987 年 8 月,协会成为亚太抗癌联盟团体会员,张天泽理事长应邀参加在韩国汉城举办的第八届亚太抗癌大会,代表协会申办第十届亚太抗癌大会获得成功,并被选为亚太抗癌联盟常务理事。

04 开展科普宣传


湖北省抗癌分会在武汉市设立 5 个癌症防治咨询 点,广州抗癌协会组织癌症普查,李同度副理事长在安 徽蚌埠筹建以收治晚期癌症患者为主的肿瘤康复医院。 1985 年 4 月 15 日,上海 60 多个单位发起“控烟”活动, 上千人集会,印发宣传资料,并将“4.15”定为“全市 劝阻吸烟日”。这是后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前奏。 协会第一届委员会执委会先后在北戴河、天津、 杭州、重庆召开四次会议。其中 1985 年 4 月 8 日在天 津召开的一届二次执委会上,根据协会刚刚批准成立不 够健全的实际情况,补选了 44 名委员、16 名执行委员 和 7 名领导成员,争取每个省市自治区都能有委员、多 数省市自治区有执行委员。到第一届委员会换届时,协会委员会已有 94 名委员、37 名执行委员。一届二次执 委会新补选的领导成员名单如下: 名誉副主席李冰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名誉副主席叶馥荪 广西医学院院长 副主席徐光炜 北京市肿瘤研究所所长 副主席张明和 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 副主席张友会 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副主席许良中 上海市肿瘤医院院长 秘书长张天泽 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 1985 年 10 月 28 日—30 日,协会在武汉召开了一 届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根据中国科协的要求,全体委员 会议决定将全委会更名为理事会,执委会更名为常务理 事会,正副主席更名为正副理事长,专业研究委员会更 名为专业委员会;原 6 个指导组也改为工作部;并确定 了会徽。 第一届理事会期间,协会领导成员发生较大变化。 1984 年,吴桓兴主席患病,一届一次执委会决定李光 恒副主席定期到天津主持协会日常工作。1985 年 4 月, 金家瑞秘书长病逝,一届二次执委会上补选天津市肿瘤 研究所所长张天泽为秘书长(见上)。1987 年 4 月, 吴桓兴理事长病逝,一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上补选张天泽 为代理理事长,天津市人民医院头颈肿瘤科主任、乳腺 肿瘤科主任李树玲接任秘书长,增补北京市肿瘤研究所 徐志刚为副秘书长。 一代老一辈肿瘤专家凭借他们的信仰,凭借“大 医有道”、“悬壶济世”的医德,凭借攻克癌症的信念, 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开始了新的征程。